2024-08-18 10:20
在海南省基层慈善工作暨海南慈善幸福家园工程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4年8月16日)
海南省慈善总会会长 陆志远
同志们、朋友们:
二、高位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幸福家园工程“定星盘”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攻坚之年。各市县慈善组织和爱心单位要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踊跃参与。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确保幸福家园工程顺利实施。去年9月,省慈善总会联合省民政厅举办“中华慈善日”启动仪式,省委书记冯飞出席活动,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省慈善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8月,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与我会联合印发了《实施海南慈善幸福家园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方案》,并将幸福家园工程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各市县慈善组织要积极引导村社参与幸福家园工程建设,扎实推动基层慈善工作提速提效。今年,省民政厅和省慈善总会也拟邀请省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中华慈善日”现场募捐,各市县慈善组织要向省里看齐,努力邀请本市县四套班子领导前往本市县所设立的捐款现场进行捐款。
二要明确“五个一”模式。幸福家园工程建设主要聚焦在行政村和社区,这是基层慈善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各市县慈善组织应遵循“五个一”模式,稳步推进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即创建一个慈善工作站,设立一支幸福家园工程冠名基金、实施一批慈善项目、建立一个慈善公约、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核心在于设立一支幸福家园工程冠名基金。截至8月,省慈善总会已经设有冠名基金108支,其中幸福家园工程冠名基金21支,累计筹款808.30万元,而昌江却占据了13支,累计筹款81.29万元,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昌江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也体现了昌江县党委政府对慈善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三要聚合“五社”力量。构建以村(社区)两委为主导的惠民服务平台,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与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发展,发挥五社联动优势作用,增强主体责任意识,促进资源高效互补,持续推动幸福家园工程向深向实向好发展,助力形成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发展模式。
三、守正创新,拓宽发展路径,激活幸福家园工程“新引擎”
为实现幸福家园工程这一宏伟蓝图,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创新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幸福家园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创新慈善模式,打造品牌项目。幸福家园工程的核心在于项目。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幸福家园工程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改善民生福祉的突破点。聚焦群众关切需求,不断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以幸福家园工程为载体和抓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要注重打造慈善品牌项目,通过广泛宣传推广,全方位提高海南慈善幸福家园工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要创新募捐方式,发展数字慈善。去年,“首届中华慈善数字公益节”我省幸福家园工程,累计筹款 980.47万元,筹款额排名全国第六名,被中华慈善总会评选为“榜样单位”。实践表明,只有对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才能在“互联网+慈善”的浪潮中获取更多高质量的资源,从而提升自身的发展动力。通过数字慈善有效提升了公益募捐的便捷性与透明度,有利于建立社会公众信任,促进慈善资源有效配置和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今年,我们也要紧紧抓住幸福家园工程和“第二届中华慈善数字公益节”的机遇,以亲情乡愁为纽带,家乡情怀为载体,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的爱心企业和关心家乡建设的热心人士,共同参与幸福家园工程的宏伟蓝图。
三要创新示范引领,发挥典型效应。幸福家园工程建设要遵循“试点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在“五个一”的坚实基础上稳步前行。目前,三亚、万宁等市县的12个村(社区)已列入海南慈善幸福家园工程试点,并将昌江黎族自治县列为海南慈善幸福家园工程示范县。相信在全省社会工作系统,民政系统、农业农村系统和慈善会系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幸福家园工程定能在琼州大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各市县慈善组织要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幸福家园新模式,开创幸福家园新局面,共筑幸福家园募捐热潮。
四、精准施策,聚力量抓落实,筑牢幸福家园工程“硬支撑”
在2006年,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慈善大会上强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真正确立慈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为此,我们要把幸福家园工程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抓手。
一要加强宣传动员,营造慈善氛围。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同时也标志着新修订慈善法的正式实施。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主题,突出地方特色,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全面营造政府引导、社会带动、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加快启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攻势,依托现代传媒技术,对幸福家园工程和新慈善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深度解读与广泛传播。利用好幸福家园工程平台,鼓励村社通过项目反馈、村社发布等栏目,宣传家乡建设取得的成就,对慷慨解囊的爱心单位与个人给予高度评价和通报表扬,让捐赠者感受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崇高美好,体会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热心是开心灵魂”的道德愉悦,让慈善文化、慈善理念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营造“人人慈善、事事慈善、时时慈善”的浓厚社会氛围,着力把海南打造成有特色、有活力、现代化的“善岛”。
二要培育志愿者队伍,共绘慈善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慈善志愿者是慈善活动的主力军,是推动慈善项目落地实施,传递爱心与关怀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发展壮大慈善志愿者队伍,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能力,积极开展慈善义工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温暖和帮助,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三要打造省、市、县、镇、村五级慈善工作组织体系。《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我省慈善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当前形势发展仍有差距。目前,全省慈善组织网络体系尚未实现全面覆盖,对于尚未成立慈善总会的市县,要积极响应号召,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加快成立慈善总会。我们要努力实现全省市县慈善总会机构全覆盖,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全覆盖,村社慈善工作站全覆盖,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五级慈善组织体系,把慈善的根系延伸到社会最基层,打通慈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